论文编号  |  论文名称  |  摘要  |  状态  |  类型  |  创建日期  |  
|---|
26  |  面对环境的复杂化和不确定性增加,高职专业群要精准识变,以变应变,通过优化治理结构、巩固拓展生态位、加强知识管理,不断增强适应复杂环境、服务发展大局的能力。  |  2023-04-04  | |||
25  |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是纵深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重要举措。世界数字教育大会“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论坛聚焦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  |  2023-04-03  | |||
24  |  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建设,是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新时期健全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对筑牢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价值观、根植职教教师高质量发展的沃土、开拓职教教师终身发展的职业通道具有重要意义。  |  2023-03-18  | |||
23  |  2022年2月,教育部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建设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随后,着手打造职业教育数字化“1+5”体系,即职业教育决策大脑系统和决策支持中心、专业教学资源中心、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心、虚拟仿真实习实训中心、职业学校治理能力  |  2023-03-08  | |||
22  |  当前,智能制造相关的导论课程各专业单独开设的如“机械工程导论”等专业导论课和“先进制造技术基础”等领域技术基础课程。  |  2023-03-04  | |||
21  |  “智慧教育助力职业教育,让更多人获得职业发展能力。依托平台,全国有接近55%的职业学校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探索运用虚拟仿真、数字孪生等数字技术和资源创设教学场景,解决实习实训难题。”  |  2023-02-28  | |||
20  |  政策影响高职院校是否开展专业群建设以及开展的范围。2006年与2010年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中,虽然提出专业群这一概念,但从国家、省级地方政府随后出台的政策文本来看,建设重点在于单个专业,即开展单个专业的建设绩效评估。  |  2023-02-24  | |||
19  |  “课证互融”是指专业课程与相关专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其相关标准之间的融通。课证融通涉及人才培养各个方面,具有系统性、结构性、协同性、多维度要素等特征。  |  2023-02-23  | |||
18  |  根据“增长极”“创新集群”“生态系统”等理论,产教融合园区是具备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和区域发展等功能的“资源空间聚集综合体”“产教双轮驱动共同体”“多元主体协同有机体”。  |  2023-02-23  | |||
17  |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以中国特色与世界水平为标准,呈现出“四个相统一”的中国式现代化时代特征,即规模与质量相统一的现代化、守正与创新相统一的现代化、适应与引领相统一的现代化、协同与开放相统一的现代化。  |  2023-02-21  | |||
16  |  自2014年起,我国已经组织了3次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有力地促进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完善。  |  2023-02-21  | |||
15  |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质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产业界与教育界(企业与高校)之间形成良性融合的共生关系,实现在区域和行业领域整体优化高校和企业的自有资源和共生资源,从而构建产教融合生态系统。重构产业学院组织形态,就是要明确产业学院职能。  |  2023-02-14  | |||
14  |  2月13日,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将在北京拉开帷幕。大会以“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为主题,旨在推动我国教育数字化工作取得新进展,为世界数字教育发展注入新动能。与会者将围绕数字化转型、数字学习资源开发与应用、师生数字素养提升、教育数字治理等进行深入交  |  2023-02-14  | |||
13  |  教育数字化正成为普遍共识。以数字化助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数字化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数字教育的中国方案呼之欲出。  |  2023-02-12  | |||
12  |  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日益凸显,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和强劲动力。  |  2023-02-12  | |||
11  |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发展模式是通过国有资本与其他所有制属性资本的共同加入,服务产业及其集群发展,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开展市场化治理的高职院校二级学院办学主体  |  2023-02-09  | |||
10  |  聚焦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两个关键问题,系统论述职业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基本定位和人才培养路径。从国家政策引导、重大项目推动、地方和院校发展自觉角度,说明人才培养历来是高职教育的核心使命。从类型、层次、规格三方面讨论职业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  |  2023-02-07  | |||
9  |  职业本科教育要实现稳步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担当其历史使命,培养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完成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一套目标达成理想、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是关键。  |  2023-02-07  | |||
8  |  突破政校行企之间的壁垒,在区域内共建专业群将成为未来专业群适应数字化转型的优先模式。  |  2023-02-06  | |||
7  |  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意义重大,应从推动产业发展,深化院校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精准性的视角深刻认识。  |  2023-02-04  | 
 